**ERP——生产制造、商业贸易企业综合管理平台介绍
|
admin
2011年1月6日 23:24
本文热度 3045
|
一、系统特点
目前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会面临以下问题:
1、企业中PDM、ERP、CAPP、HR、OA等应用系统来自多个厂商,不能互联互通,形成信息孤岛;或者即使能够互连互通,也需要各厂商之间的密切配合,开发工作量巨大。
2、各系统中的同类信息无法同步更新,造成多重录入。
3、软件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,不能及时满足现场需求,需要很多二次开发才可满足需要。
4、各系统术语、编码因为厂商不同而无法统一,数据标准化不足。
5、实施周期长,客我两方身心疲惫,应用效果不明显。
这些问题是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障碍,在这种情况下,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多个子系统整合到一起,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。
《**ERP系统》正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精心研发的企业统一信息平台,使企业的大多数业务能够在一个系统内实现,从而消除信息孤岛,真正做到信息即时更新,充分共享,规范管理,降低成本,提高效率,使企业经营情况得到有效监控,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
《**ERP系统》具有以下特点:
1、 功能全面集成力强:软件以制造企业的业务模型为基础,针对制造企业产品种类繁多、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,对企业的人、财、物、技、产、供、销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,使各个业务环节畅通无阻,系统囊括了PDM、ERP、CAPP、HR、MES等系统的功能,统一了企业的编码体系和数据标准。
2、界面简洁方便实用:软件界面风格一致、操作方便灵活,对操作人员无任何特殊要求,大部分操作只需点击鼠标即可完成,数据可以即时查询引用。
3、业务设置简便灵活:软件可方便地对系统进行配置,可自定义业务流程,可快速录入基础数据、定义常用数据、设置数据引用等,用户可以自行定义功能模块,为功能模块配置数据。
4、动态计算数据同步:软件可根据需要设置各种计算公式及条件,数据可以自动分发,报表可以自动计算,任何业务数据的变动,相关报表的数据也随之变动,系统具有计算反馈功能,可以将数据反馈到相关业务表中。
5、职责分明权限清楚:软件以岗位权限为基础,对各工作岗位的数据和权限进行规范,全面解决企业中权责不清的问题。
6、自建数据按需扩展:软件管理人员可以根据需要,对数据库进行配置、修改,并设置相关接口,定义计算公式、数据流转方式,用户可以在系统中自行构建新的业务模块,数据,并与其它在用模块建立关联,从而避免大量的二次开发工作。
二、业务模型
《**ERP系统》是依据以下业务模型进行设计开发的,具有强大的系统控制能力,可以现场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,这个模型是从很多制造企业的业务模式抽象出来的,适用于制造企业的实际需要,有的企业业务比较简单,可能只是模型中的某个部分,有的企业以服务为主,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业务模型。
三、系统功能
《**ERP系统》功能全面,囊括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,主要的模块有:
1、销售管理 2、采购管理 3、库存管理 4、生产管理
5、财务管理 6、人事管理 7、设计管理 8、工艺管理
9、设备管理 10、质检管理 11、进出口管理 12、系统管理
这些模块的具体内容,可按企业的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和配置。
1、销售管理
销售管理以客户为中心,对客户订单进行受理、评估、处理,管理从接单到发货、收款,以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,销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:
客户数据:用于管理客户信息,如客户编号、客户名称、地区、地址、联系人、税号、帐号、信用等级等信息。
销售报价:当某客户询价时,应及时向客户进行报价,报价前可参考报价表中该客户的历史报价,报价后该客户新的报价将取代历史报价。
销售订单:销售管理主要是围绕销售订单展开工作,销售订单是销售的开始,销售订单确认后,订单内容将发送至其它相关环节,如:备货、采购、生产等环节。
销售备货:销售订单确认后,进入备货环节,备货的作用是:确定库存商品是否足够,如果不够,那么是外购,还是生产?外购多少,生产多少?备货处理完毕后,系统将依据外购数量、生产数量,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,后续处理将进入采购管理和生产管理。
销售出仓:备货完成后,即可确定是否发货?发多少?发货前需先进行出仓处理,出仓后方可发货。
发货运输:销售出仓处理完毕,即可填写发货单进行发货处理;发货单确认后,发退货记录文件、应收款记录文件将自动记录本次发货数量和本次发货应收款。运输记录用于对每次发货的运输情况进行记录,如:发货单号、客户名称、收货地址、承运单位、运单编号、包装规格、件数、重量和运费等。
销售退货:销售退货用于处理客户退货,退货产品经质检部门检验后,将可用产品重新入库、次品作报废处理;发退货记录文件将自动记录每次退货数量。
售后服务:客户反馈管理用于处理客户反馈意见,客户反馈记录可为产品质量调查、产品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提供分析依据。
销售收款:销售收款用于对客户每笔付款(包括预付款)进行记录,收款时可随时查看应收款记录文件,以了解该客户的付款、欠款、开票金额等情况;收款确认后,本次收款金额将自动充抵应收款。
销售开票:销售开票用于对每次开据给客户的发票进行记录,应收款记录文件将自动记录每次开票金额。
销售明细帐:销售明细帐用于对每次订货、发货、退货的情况进行跟踪记录,如:某订单某商品未发数量多少,已发数量多少,退货数量多少;销售出仓、发货都以发退货记录文件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进行。
销售月报表:可按客户、产品进行统计,以便了解客户回款和产品毛利率,统计的信息有:销售部门、客户名称、产品名称、本月销售、本月开票、本月收款、本年累计销售、本年累计收款、应收帐款等等,可按具体要求进行各项统计分析。
2、采购管理
采购管理以供应商为核心,用于管理原材料、零备件及其它物料的采购信息。
供应商:用于管理供应商信息,如供应商编号、名称、地区、地址、电话、帐户、联系人、税号、帐号、信用等级信息。
供应商评估:根据供应商的供货质量、价格和准时交货率来评估供应商的等级,从而为企业找到合格的供货伙伴。
采购申请:用于处理物料使用部门或根据物料库存下限及MRP计算结果而产生的采购申请。
采购计划:采购计划是由采购申请按物料需求日期合并生成的,采购计划是采购部门下达采购任务的依据,也是财务部门安排采购资金的依据。
采购询价:用于管理供应商的历次报价信息,以便确定合理的采购价格。
采购订单:用于管理向供应商的订货信息,采购数据来源于采购申请或采购计划。
采购收货:用于签收供应商送达的货物,采购收货单确认后,经质检部门检验,便可进行正式入仓处理。
采购入仓:用于将质检合格后的货物进行正式入库处理,入仓后,库存物料增加。
采购退货:用于处理因某种原因向供应商退货的情况。
采购明细帐:用于对每个采购订单的订货、收货、退货的情况进行记录,以便跟踪每一订单的采购情况,便于向供应商催货。
采购付款:用于记录每次向供应商付款(包括预付款)的情况,付款时可方便查看应付款记录文件,以了解该供应商的付款、欠款、发票回收情况;付款确认后,本次付款金额将自动充抵应付款。
采购发票:用于管理供应商开据的发票,可核销对应的采购订单。
采购月报表:可按供应商和物料对本月以及本年度的采购情况进行统计,计算供应商的准时交货率和供货合格率。
3、库存管理
库存管理以物料及存放地点为核心,记录物料的出、入库情况,原则上任何有形物料都需要进行库存管理,包括原材料、半成品、成品、零备件、生产器具和办公用品等。
存放地点:用于定义物料的存放位置,一个企业可以根据物料类别或形态设置多个存放地点。
库存表:用于记录每个存放地点的准确物料数量和金额,对于需要采购的物料,需要建立库存上、下限,以节省库存资金。
入库:用于管理物料入库事务,包括采购入仓、生产入仓,入仓单确定后物料的库存数量、金额都将自动增加,库存均价随之改变。
出库:用于管理物料出库事务,出仓单确定后物料的库存数量、金额都将自动减少,出仓不改变库存均价。
调拨:用于调拨各存放地点之间的物料,调拨单确认后,各存放地点物料的库存数量、结存均价、金额都将自动变化。
盘点:用于管理库存盘点信息,盘点确定后,物料库存数据按盘点数据修正,盘赢或盘亏的结果可按财务要求进行处理。
库存月报表:可按物料和存放地点对库存数据进行统计,为财务提供当期准确的库存数据。
4、生产管理
生产管理以生产计划为核心,管理车间的各项生产任务,生产管理有四大要素,即生产计划、产品BOM、工艺路线和生产设备,这四大要素决定了产品的品质、交期和生产成本。
生产计划:是生产的重要依据,来源于销售数据,计划员依产品交期安排生产计划。
MRP计算:当生产计划下达后,系统可根据产品BOM自动计算所需物料量,并根据库存、采购及在制品情况,计算出采购物料需求表和自制件需求表,系统也可以根据需要生成其它形式的物料需求表。
排程表:根据自制件计划和工艺路线,计算各工序所需的工作时间,以便于合理安排生产。
派工单:根据排程表,对各工序下达生产任务,派工单下达后,会自动生成领料单、作业单和质检单,领料单记录该工作中心所须的物料,作业单可记录每天的生产进程和耗用的资源,质检单用于记录产品的质量情况。
领料单:由派工单生成,也可自行填写,审核后,会从库存中减少领用数量。
退料单:用于将多领或错领的物料退还仓库,退料单确认后,物料直接入仓。
补料单:用于处理生产过程中由于加工失误而需要补料的情况,可由报废单自动生成。
物料变换单:用于处理开料或其它复杂物料关系。
物料转移单:用于工序间的物料交接。
完工单:用于对生产过程用到的设备及花费的时间进行详细记录,以便了解产品的生产情况和工时,作业单也是计件工资的计算依据。
成本计算:根据产品的完工情况,计算产品的材料、人工及制造费用,从而计算出产品成本。
生产报表:生产报表可对当日、当月的生产情况进行了统计。
5、财务管理
财务管理主要是对来自其他模块的财务数据,以及日常会计数据进行整理、归集、分类,并作相应的财务处理,生成凭证、帐册并生成财务报表。
财务管理内容主要有:基础数据维护、销售收款处理、采购付款处理、固定资管理、存货核算处理、工资业务处理、帐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等。
基础数据:包括:设置会计科目,确定会计期间、记帐本位币,科目余额资料等。
科目表:记录财务所需的一级科目和明细科目。
记帐凭证:用于处理日常会计帐务,凭证是会计使用的基本单据。
收款业务处理:收款业务处理与销售管理紧密联系,可直接由销售系统产生的发票和订金生成应收、预付帐款,客户来款时,可将来款在应收款间分配,冲抵应收款,并自动生成收款凭证。
付款业务处理:付款业务处理可与采购管理紧密联系,可进行发票录入,自动计算税金,也可单独录入费用、税金单据,可自动进行应付款、付款、预付款结算,结算后可自动生成凭证。
固定资产业务处理:固定资产管理与生产管理模块相互联系(如:生产管理模块的设备增加、减少、报废等,固定资产将作相应变化),可对固定资产卡片、台帐进行全面管理,对固定资产的增加、减少、变动等进行处理,按照自定义的折旧方法计算固定资产的折旧,并可自动生成相应的记帐凭证。
存货核算业务处理:存货核算管理与库存管理紧密相联,主要是对库存管理的出入库单据,以及调拨、损耗、盘点等单据进行汇总、核算,生成相应凭证,以进行相关帐务处理。
工资业务处理:工资管理与人事管理模块相联,主要对来自人事管理的工资临时凭证进行处理,生成相应记帐凭证。
凭证处理:凭证处理包括凭证的录入,修改,删除等,以及凭证送审、审核以及凭证过帐等处理。
成本计算:根据产品的材料费、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分配情况,计算产品成本。
会计报表:在帐务处理的基础上,对财务数据进行归集、整理,生成财务报表,如:资产负债表、现金流量表、利润表、利润分配表等。
6、人事管理
人事管理以员工为核心,管理员工的录用、培训、工作和考勤等各种情况,计算员工的薪资福利,为制定有利于公司发展的人力资源政策提供依据。
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有:
岗位表:用于描述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员工应达到的要求,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。
部门表:用于描述公司的组织机构,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。
员工表:用于管理每个员工的基本信息。
工资表:用于管理员工的薪资和福利。
员工录用:用于记录新员工的录用信息。
员工培训:用于记录员工的培训情况。
员工调动:用于记录公司内部员工的调动情况。
员工调薪:用于记录员工的薪资调整情况。
员工离职:用于记录员工离职情况。
工资计算:用于计算员工的计时、计件工资。
员工考勤:用于记录员工考勤情况。
人力资源报表:可按需要,生成各种员工分类报表,如部门工资表、部门员工学历表等等。
7、设计管理
设计管理以产品数据为核心,将CAD设计图与产品配置(BOM)结合起来,形成PDM子系统。
产品数据是制造企业的数据源头之一。
主要内容包括:
编码管理:用于对所有有形物料进行编码,一种物料只有唯一的编码,编码原则可按实际需要建立,但通常按大类、中类、小类及规格顺序码构成。
图样管理:图样是产品设计的主要成果,图样分零件图和装配图,其中装配图形成产品配置。
产品配置:用于管理机械产品构成,任何由两个以上零件构成的部件或产品,都需要建立产品BOM,产品BOM有两种类型,一种是实体型的,可以在仓库中存储,另一种是虚拟型的,只是为设计或生产的方便而形成的逻辑产品,无实体存在,不构成实际库存。
配方管理:用于管理非机械产品构成,如化工、食品、建材等行业的产品,配方管理涉及制造过程的很多参数,可以按实际要求进行调整。
8、工艺管理
工艺管理以产品工序为核心,记录产品由图样转化为实物的全部加工过程,这一功能称之为CAPP系统。
工艺数据是产品加工的根本依据,数量巨大,主要内容包括:
材料定额:材料定额是零件从原材料开料的基本依据,也是计算零件材料成本的基础。
工序:用于描述零、部件的基本加工单元,比如车、铣、磨等工序。
工艺路线:用于记录一个零、部件从无到有进行加工时经过的所有工序,一个零、部件可能有多条工艺路线,一条工艺路线也可能生产多种零部件。
工艺卡:用于定义每个工序所用的加工设备、器具及所需工作时间,工艺卡是车间的主要技术文件。
作业指导书:对于不需要工艺卡的非机加工工序,通常用作业指导书来描述加工规范。
9、设备管理
设备管理以车间为核心,记录每台设备的状况,设备折旧费是制造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。
设备表:用于记录设备的基本信息,包括设备编号、名称、型号、投产日期、原价等。
设备状态表:用于记录每台设备的当前工作状态,以便车间计划员合理安排生产任务。
大修计划:用于管理设备的年度大修事务,以便合理安排维修时间。
零备件表:用于管理设备所需的零备件,以便于零备件采购。
润滑管理:用于管理设备所需的润滑材料和更换周期,以便设备定期维护。
设备检定:用于管理计量设备的检定事项,确保这些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。
设备统计表:可以根据需要按各种条件统计设备的各种信息。
10、质检管理
质检管理以产品质量标准为核心,对物料质量进行检验,检验范围包括出、入仓检验和生产过程检验,对不良品和报废品进行判别。
质检管理的具体内容有:
检验标准:检验标准定义了各项质检指标的名称、检验方法、适用范围等,质检时根据不同检验对象,选择相应检验标准。
质量等级:质量等级定义了合格商品的不同质量等级,各等级具有相应的质量要求,质检合格后的产品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其质量等级。
缺陷等级:缺陷等级定义了不合格产品的残缺程度,各等级具有相应的残缺标准,质检不合格的商品可根据检验结果确定其缺陷等级。
质检人员:进行质检工作的人员,可增加、删除质检员记录。
检验记录:用于管理产品的检验数据及结果。
质检单:用于报告产品的终检结果,即交检数量、合格数量、返修数量和报废数量。
返修单:用于处理质检中需要返修的物料。
报废单:用于处理质检中被判为报废的物料。
质检报表:用于统计总的检验结果,包括产品合格率、报废率,以便改进生产工艺,减少废次品。
11、进出口管理
进出口管理以报关单证的处理核心,管理物料进出口的各个环节。
国家、港口:用于记录外贸部和海关总署公布的全球国家和港口的编码和名称。
进出口订单:用于记录进出口物料订单信息,如客户、供应商、物料、交期及收付款条款等。
报关单:用于记录产品进出口报关信息。
进出口发票:用于记录进出口商业发票信息。
装箱单:用于记录产品装箱情况。
船运单:用于记录海运船舶进出港船期。
提货单:用于记录进口货物提货情况。
收款单:用于记录货物出口收款情况,并核销订单发运信息。
进出口报表:可按实际需要,统计各种进出口数据,如产品数量、金额、关税等。
12、系统管理
系统管理是整个软件的控制中心,只有系统管理员才有权使用,具体内容有:系统资源配置、数据路径设置、增加操作员、注销操作员、地区信息设置、分支机构设置、部门信息设置、岗位权限设置、数据结转操作等。
系统配置:用于配置软件的功能模块,各个模块分管哪些事务及维护哪些基础数据等。
数据路径设置:数据路径设置用于设置服务器路径和数据备份路径。
增加操作员:用于添加新的操作员(该操作员必须在员工信息表中有记录信息)。
注销操作员:用于删除已有的操作员。
岗位权限设置:岗位权限设置用于定义各岗位操作员的数据操作权限。系统操作权限按岗位分配,一个岗位上的操作员只能操作此岗位已授权的数据。
数据结转:系统数据结转用于对某一期间的业务数据进行结转处理,结转后已处理完的业务数据存档,未完成的业务将延续到下月继续处理。
表格属性设置:用于设置表格的各种属性。
字段属性设置:用于设置每个字段的属性。
数据来源设置:用于定义单据数据项的引用关系。
计算控制设置:用于设置动态计算数据。
单据设置:用于设置单据的各种属性。
单据传递设置:用于设置单据的流转或业务流程。
四、实施步骤
由于本系统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扩展性,因此实施时主要任务集中在数据的整理和流程的设置上,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:
1、用excel电子表收集整理各业务流程的基础数据。
2、按实际业务流程,建立流程单据流转路径,设置数据来源。
3、用示例数据测试流程是否通畅。
4、业务流程调通后,设置员工权限。
5、开放员工使用。
6、回到1,设置下一个业务流程。
该文章在 2011/1/6 23:24:48 编辑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