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0年代美国版腾讯大战360:微软垄断挤垮网景
[p]1995年12月7日,盖茨把微软比作54年前遭日本偷袭的美国舰队,她要重装上阵。众所周知,1941年12月7日,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,重创了美国海军,太平洋战争打响。[/p]
[p]盖茨特意选择这一天,在西雅图总部会议中心宣布微软要向因特网进军。盖茨把当时处境下的微软比作当年的美国舰队,那谁是盖茨眼中的偷袭者呢?[/p] [p]网景!!!一家成立不到两年的小公司。[/p] [p]忘年交与惺惺相惜[/p] [p]“在互联网的光辉下,操作系统只不过是一套漏洞重重的设备驱动器”,这是网景创始人马克·安德森(marc andreessen)的一句话。[/p] [p]在这句话被媒体传播开来的几年前,安德森还是伊利诺伊大学的一名学生。安德森在大学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并不勤奋,其努力仅限于能够通过考试。[/p] [p]1992年,安德森“懒惰”的习性在就读大三期间得以改变,安德森被伊利诺伊大学的电脑应用中心聘为临时工作人员。当时的互联网非常简陋,只有文本,没有图像、声音,更没有色彩,通过一个原始界面进入,操作过程非常繁琐。“为了获得网上的信息,你得期待自己成为一个火箭科学家。”安德森曾这样说。[/p] [p]安德森向他的主管提出一个建议——设计一种使用简便的浏览程序,以便于对联网资料的检索有序化。安德森的主管同意了,他们又招聘了几个程序员做帮手,花了六周时间开发出了浏览程序。[/p] [p]1993年初,该浏览程序被命名为mosaic(马赛克),安德森把mosaic放在互联网上供人免费使用。仅仅数周,全球数十万用户下载了该程序,一年内,其用户超过200万。[/p] [p]“一个如此不同、如此有用的应用程序,它可能从零开始创造一个新行业。”这是1993年12月份的一期《纽约时报》对马赛克的评价。这篇文章提到了伊利诺伊大学电脑应用中心管理者的贡献,但却丝毫没有提及安德森。安德森意识到伊利诺伊大学电脑应用中心会把马赛克据为己有,他不想再为人做嫁衣,因此,在大学毕业后他决意离开,到硅谷的一家小公司打工。[/p] [p]工作几个月后,他突然收到一封电子邮件:“你可能没听说过我,我是sgi的创建人,现已辞职,准备开一家新公司,你有兴趣过来谈谈吗?”这是吉姆·克拉克博士发来的。[/p] [p]50多岁的克拉克与安德森一见如故。安德森后来说:“据说,拿破仑说过‘与其要一个聪明的将军,不如要一个幸运的将军’,就吉姆·克拉克而言,我认为他两者兼而有之。他那种将技术、营销和商业揉合在一起的能力是无以伦比的。”而克拉克则说:“我很幸运地结识了安德森并且能和他共同创业。”[/p] [p]1994年4月,克拉克出资400万美元,两人合伙在加州创建了马赛克公司。安德森火速赶回大学,把原来的马赛克开发小组的六名成员招到麾下,但研发团队要从零开始设计新的浏览器。因为他们过去是利用伊利诺伊大学资金和设备来开发mosaic的,所以原有的版权归大学独有。当时,伊利诺伊大学已经将原来的浏览器技术转让给了一家名叫spy glass的公司。[/p] [p]马赛克的研发团队开足马力工作,重写浏览器的所有代码。安德森深知mosaic的优劣所在,当时还是学生的他们不考虑软件的质量,而只想着如何使之有趣,现在要开发商业软件,软件的性能要稳定可靠。新浏览器的名字被定为navigator,马赛克公司也在此前后更名为网景公司(netscape)。[/p] [p]杀死你遇到的蛇[/p] [p]“你看见一条蛇时,就把它杀掉。”1995年1月的一天,网景ceo吉姆·巴克斯德尔(jim barksdale)上任后,在公司第一个例会上这样说。在座的安德森明白了他的意思,就是说,遇到一个问题时,就着手解决它,不要拖延,不要左顾右盼,不要过分地分析研究。[/p] [p]“不要再在死蛇上浪费时间。”巴克斯德尔接着说,一个问题被解决了,或者你已经采取了某个措施,就不要犹豫,将这个方案进行到底。[/p] [p]安德森对此表示赞同,navigator成功发布后,网景公司面临着管理上的问题。网景公司发展迅速,人员膨胀很快,但内部管理却是一片混乱,人们在办公室跑来跑去,做各种各样的事情,又很难说在忙什么。[/p] [p]为了防止公司成长失控,克拉克和安德森决定雇用前联邦快递的高管吉姆·巴克斯德尔担任公司的ceo。安德森负责技术研发,克拉克筹措资金,巴克斯德尔则监督公司运作。[/p] [p]巴克斯德尔到任后,公司运作变得有秩序起来。到了1995年8月,网景公司销售额达到1660万美元,但仍没有利润。随后,成立还不到16个月的网景公司在纽约上市。投资银行预计每股仅能卖14美元左右,然而开盘后股价一路飙升,最高时竟达到让全美经纪人都目瞪口呆的71美元,最后以每股58.25美元收盘。“美国通用动力公司花了43年才使市值达到27亿美元,而网景只花了1分钟。”《华尔街日报》对其火爆的交易情况做出了如上的评论。[/p] [p]公司上市后,安德森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变化,他仍喜欢穿宽松运动短裤和短袖衬衫,最爱吃的食物仍是油炸土豆条,简朴的生活使他得以把精力集中在技术研发上。[/p] [p]当时,一位金融专家分析说:“这是家独一无二的公司——它很快会成为互联网上的‘微软’,因此,每个人都想变成‘第二个微软’的股东。”[/p] [p]但克拉克担心的微软阴云正在逼近。[/p] [p]起初,盖茨没有认识到浏览器的重要性,一直没重视公司高管的提醒。华尔街对微软在互联网领域进展缓慢表示不满。1995年11月,高盛公司将微软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到持有,微软的股票应声而落。[/p] [p]当下属再次将网景浏览器展示给盖茨看时,盖茨一下子惊醒了。盖茨马上派人去和网景谈判,商讨合作事宜,微软的条件是注资网景并进入董事会。网景拒绝了。[/p] [p]微软随即把网景公司列为头号竞争对手。盖茨通知公司很多工程师,不管进展到何种程度,立即停掉手上的工作,全力投入到微软浏览器的开发上。[/p] [p]敌人的敌人不一定是朋友[/p] [p]“我从来没想到会跟盖茨站在一起,因为我们是宿敌,但是想到这样做对公司有利,我就做了。”aol(美国在线)ceo史蒂夫·凯斯这样解释选择微软作为重要合作伙伴的原因。这意味着放弃同网景结盟。[/p] [p]1995年前后,作为重要的因特网服务提供商,aol与微软的msn网络部门形成了激烈的竞争,所以,aol骨子里对微软的对手网景抱有好感,1994年就欲同网景结盟,但遭到网景的拒绝。[/p] [p]此时,微软把打垮网景视为生死之战,全体总动员后,1995年12月,微软公司发布互联网探索者(internet explorer)浏览器,简称ie。微软在把它和自己的操作系统捆绑的同时,也把ie免费发放,微软希望aol的浏览器换成微软的ie。aol之前收购了一家浏览器小公司,开发了自己的产品,但技术上根本没法与网景和微软相提并论,所以aol势必要从这两家中选择一家。[/p] [p]在微软内部,微软msn部门强烈反对微软和aol接触,盖茨力排众议,准备死磕网景,其他对手一律暂时放过。盖茨亲自打电话邀请aol ceo史蒂夫·凯斯见面,探讨aol使用微软浏览器事宜。[/p] [p]aol高层仍然认为同微软合作是与虎谋皮,凯斯认为网景应该愿意同自己合作,aol的数百万用户就会天天用到网景的浏览器,这样就会遏制微软的扩张。为此,凯斯亲赴巴克斯德尔的家中,共进晚餐,探讨aol与网景深度结盟。[/p] [p]凯斯主动提出aol的主浏览器可以换成网景的产品,同时,他认为网景的网页每天有数千万的浏览量,但只是放了些网景自己公司的新闻,资源闲置太可惜了,而aol在内容编排和广告开发上能力很强,网景可以把这项业务交给aol,网景自己只作浏览器技术开发好了。同时,为了强化两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凯斯要成为网景的董事会成员。[/p] [p]两周后,巴克斯德尔答复,网景欢迎aol使用网景浏览器,但仍要收取数百万美元的使用费,而且要按照用户数量来收费,其他条件免谈。[/p] [p]这有些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味道了。网景当时做出这样的判断:aol和微软的msn势同水火,自己的产品又占有75%的市场,aol只能和网景合作。[/p] [p]“我为得到aol的生意锲而不舍。”盖茨曾这样说。微软提出aol可以免费使用微软的浏览器,而且愿意对自己的浏览器做修改来满足aol的需求。和微软谈判的aol的高管感慨道:“看起来都是网景在我们这儿索取什么,而微软在向我们提供什么。”[/p] [p]aol动心了,盖茨接着抛出一个对于aol来说是难以拒绝的馅饼:在微软当时主流的操作系统版本中加入一个文件夹,这个文件夹中有一个注册aol服务的图标。于是微软的浏览器成为了aol的主浏览器。[/p] [p]最后的审判[/p] [p]深夜,喧闹一天的网景公司总部沉静了下来。这时,几个人影在网景楼前的草坪上晃动,网景公司的保安没有发现他们,这几个人将一件东西放下后,就蹑手蹑脚地离开了。第二天早晨,网景公司的员工发现楼前的草坪上竖起了一个大大的微软ie徽标。[/p] [p]网景公司不少员工被微软的恶作剧逗乐了,但安德森和巴克斯德尔没有笑,就在前一天——1997年9月30日,微软正式发布了新版的ie4.0浏览器。ie4.0性能非常接近当时网景的产品了,甚至在一些指标上各有千秋。[/p] [p]微软浏览器起初的版本确实对网景威胁不太明显,但是由于和自己的操作系统捆绑,微软的成长率迅速超过netscape 。微软推出1.0版时,网景公司的股价就开始下跌,在以后的日子里,网景公司的一些人包括安德森在内,都开始向外抛售股票,引起网景股价再次下跌。[/p] [p]随后,随着微软浏览器性能的提高,其捆绑作用逐渐显现出来,用户不再下载即使是免费的网景浏览器了。网景的合作伙伴也纷纷离去,ibm表示不会以牺牲自己的产品为代价来支持网景公司,打算取消把网景与lotus notes捆绑起来的计划,ibm开始倒向微软。[/p] [p]这样的场景在多个公司出现。1997年,乔布斯回归苹果公司后,也和微软达成交易。微软向苹果公司注资了1.5亿美元,但有个要求是苹果公司把ie设为mac os新版本的默认浏览器。正如一位分析家所说的,“谁都不希望在微软的火力线上投资”。[/p] [p]网景公司就微软销售ie浏览器的行为向美国司法部提出控告,称微软利用其垄断操作系统市场之利,捆绑销售ie浏览器,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原则。盖茨答辩说ie不是一个单独的软件,而是windows的一个功能。[/p] [p]1997 年,在一个听证会上,盖茨和巴克斯德尔、dell ceo迈克尔·戴尔、sun公司ceo 斯科特·麦克尼利等出席作证,当盖茨多次强调微软没有在软件领域形成垄断时,巴克斯德尔说,请在座的各位中没有用微软产品的人举手,会场上没人举手。巴克斯德尔再次强调“请按我说的做”,结果还无人举手。巴克斯德尔说:“先生们,看到了吧,百分之百,这就是垄断。”[/p] [p]网景公司虽然得到了舆论的同情,但它要撑到法院对微软的裁决结果下来,而这很难。巴克斯德尔在1998年8月28日首次来华,在接受记者采访时,说:“我们在心理上已经准备打输这场战役,我们是以失败的心态来准备我们的策略。”[/p] [p]1998年11月24日,aol以42亿美元收购了网景。[/p] [p]被腐蚀的灵魂[/p] [p]2000年3月17日,网景与aol合并满一周年后,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暴露出来,navigator已两年未升级,市场占有率已远远落后于微软的ie。尽管aol给予优厚待遇,但仍有不少网景精英离去,一部分是为了自我创业,另外一部分则是因为与aol的企业文化格格不入。[/p] [p]原网景高管麦齐尼在网站上留言表示:“aol并购案虽然塞满了我们的钱包,但却腐蚀了我们的灵魂。”[/p] [p]记者手记:升空的火箭最后坠毁[/p] [p]1995年1月,网景ceo巴克斯德尔到任后不久,曾在一次部门巡视中说“火箭正在升空,或者它就要栽下来坠毁。因此 ,女士们、先生们,把安全带系好 !”[/p] [p]“其兴也勃焉,其亡也忽焉。”仅仅4年的时间,网景就燃尽了自己的光辉年华。在微软的滚滚车轮下,网景注定了螳螂般的命运?[/p] [p]google的联合创始人拉里·佩奇不这样认为,他认为网景当时仍有生存的机遇,网景应该在它的浏览器畅销到网络用户时,注意去控制互联网的内容。如果照这个思路理解,网景应该能成为此后的雅虎。[/p] [p]拉里·佩奇的设想很独特,其中某些想法正是google对抗微软的经验总结。但相比google的时代,网景的年代简单,但也更模糊:馅饼与陷阱难分辨,对手与盟友难划清。[/p] [p]当时的网景要做内容,aol会成为横亘在它面前的大山;网景要转型做搜索,势必要和雅虎、infoseek、excite、lycos对峙。而这些公司是网景重要的企业级客户,为网景公司提供主要的收入来源,网景如果要切入到上述领域,一是精力不允许,二是把自己放到了更多公司的对立面。拉里·佩奇的想法,也许和今人穿越历史的长河,让关羽别走麦城一样不现实。[/p] [p]网景的一线生机是美国司法部对微软公司涉嫌垄断案的审判结果。2000年6月7日,美国法院曾作出一审判决,让微软公司停止在windows 95的销售中捆绑ie,并计划将微软分拆成两部分,一部分专营电脑操作系统,另一部分则专营office系列应用软件、ie浏览器等其它软件,10年之内两部分不能合并。但该判决结果一年后又被推翻。网景理论上应该能够撑到那一刻,如果那时网景还独立生存的话,结果可能就不一样了。但1998年11月,网景ceo吉姆·巴克斯德尔从商业而不是从事业的角度做考量,在网景还未变得人老珠黄之前,把它卖了个好价钱。[/p] [p]也许,网景最大的价值,是成为互联网门口的一盏灯,它照亮了互联网的发展之路,帮公众及早地透视到互联网深处的内容,也让公众充分认识到垄断对创新的杀伤力。[/p] [p]网景在生前挡住了微软巅峰时期最密集的火力,让同时代的aol、雅虎得以存活壮大;她倒下后滴淌的血,凝滞了涉嫌垄断者屡试不爽的捆绑销售之企图,为涉嫌垄断者戴上了被拆分的紧箍咒,让他身后的google、facebook得以肆意生长。不然,拉里·佩奇不会在这里悠闲地评价网景的成败,而会感慨自己被挤压的凄苦。[/p] [p]1994年10月13日,navigator开发成功,并在网上发布,不到1小时就被下载了数千次,navigator比mosaic快10倍。[/p] [p]开发团队一片喜悦,而老到的克拉克听到了一条让他心头一紧的消息:微软准备购买spy glass公司的浏览器技术。安德森他们则不以为然,因为spy glass拥有的技术是在他们两年前开发的版本的基础上改进的,根本不能与今天的网景相比。[/p] 该文章在 2010/11/7 0:22:23 编辑过
|
关键字查询
相关文章
正在查询... |